全国服务热线:17721208078
1820180395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透明胶带首页: 首页 > 360足球直播的平台 > 透明胶带

【东吴晨报0426】【个股】同花顺、顺网科技、安井食品、华海清科、正帆科技、福莱特、双良节能、欧普康视、新锐股份、青岛啤酒

时间: 2024-03-01 12:28:26 发布人: 透明胶带

  原标题:【东吴晨报0426】【个股】同花顺、顺网科技、安井食品、华海清科、正帆科技、福莱特、双良节能、欧普康视、新锐股份、青岛啤酒

  事件: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8.42%;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9.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7.06%;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45亿元,同比提升14.8%,公司23Q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证券市场Q1略显疲软,公司业绩实现逆势增长。2023Q1证券市场延续2022年趋势,根据WIND统计,2023Q1全部A股成交额同比下降11.2%。尽管市场略显疲软,公司营收及销售收款仍实现同比增长,主因公司不断利用 AI 等最新技术优化产品,深度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投资的人对金融信息服务需求增加。此外,2023Q1,公司合同负债达10.72亿元,环比增长9%。

  规模扩张加大成本费用,致净利率同比下降。2023Q1,公司归母净利率达20.04%,同比下降1.68pct,主因公司规模扩张致成本费用提升:1)由于采购的信息数据费用、技术服务人员薪酬等增加,23Q1,公司毛利率达82.4%,同比下降1.58pct;2)公司规模扩大,总部大楼等固定资产折旧、员工薪酬等增加,23Q1公司管理费用率为9.24%,同比提升1.08pct;3)公司加大精准营销推广力度及相应投入,23Q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4.44%,同比提升0.53pct。

  加大研发投入,关注AI应用落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在AI大模型、AIGC等领域的应用研究。23Q1,公司研发费用达2.81亿元,同比提升7.47%。公司前瞻布局AI,具备海量金融垂类数据基础,有望在多个领域打造新的盈利增长引擎:1)基于多年经验及流量规模积累,已具备海量金融垂类数据基础。2)公司自2009年起即已布局AI领域,目前已有i问财、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及服务。3)公司基于自主智能语音技术的产品已应用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电信运营商;同花顺虚拟数字人对话平台已落地多个大型客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龙头地位及竞争力;AI技术赋能增值服务,应用拓展至多场景,有望打开业绩增长空间。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归母纯利润是22/25/29亿元,同比变动29%/16%/14%,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39/34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yoy-1.60%,归母净利润 -4.06亿元,去年同期为0.6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去年同期为0.23亿元,业绩落入此前预告区间。

  展会业务短期承压,商誉减值拖累业绩。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60%,主要系ChinaJoy线下展受疫情影响未如期举办,对应会展业务收入同比下滑97.18%。若不考虑会展业务,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10%,经营韧性凸显。同时因会展业务经营业绩下降幅度较大,公司对展会主办方即全资子公司上海汉威信恒展览有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30亿元,致归母及扣非归母净利润承压。

  持续研发投入,积极拥抱AI,期待成长型业务持续落地。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9.50%,yoy-0.79pct,管理费用率17.71%,yoy-3.68pct,财务费用率-3.17%,去年同期为-2.32%,研发费用率18.68%,yoy-0.71pct。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已完成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元宇宙平台、基于边缘计算的顺网云游戏平台、基于AI的内容推荐服务、面向用户泛娱乐体验的虚拟物品交易买卖平台、基于GAN网络的视频转动漫风格迁移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等项目的研发,并还在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博弈类游戏AI引擎研究等研究项目。我们看好公司云服务商业化稳健推进,同时持续拓展新应用领域,积极布局AI,探索业绩新增长点。

  传统业务复苏弹性可期,电竞酒店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2022年公司网络广告及增值业务实现盈利收入7.30亿元,yoy+17.29%,营收占比为64.92%,展望2023年,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趋势已确立,行业新游供给稳步向善,将带来游戏广告投放需求量开始上涨,公司网络广告及增值业务有望受益。同时2023年ChinaJoy线下展有望顺利举办,将带动展会业绩回暖。此外,公司电竞酒店布局进展明显,截至2022年末,公司电竞酒店终端同比提升61%,单用户服务时长为网咖场景的3倍,公司于成长型业务的投入成效开始显现,有望成为未来业绩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复苏,叠加成长型业务增长强劲,我们上调2023-2024年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22/0.29/0.33元(2023-2024年此前为0.18/0.2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5/50/44倍。我们看好公司2023年业绩复苏弹性,以及新业务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云业务产品落地没有到达预期,游戏业务下滑加速,传统业务恢复不及预期。

  菜肴制品持续放量,锁鲜装助推火锅料亮眼表现。1)分产品:2022全年公司米面、肉类、鱼糜、菜肴制品分别实现收入24/24/39/30亿元,同比+18%/11%/13%/111%。23Q1分别同比+20%/28%/29%/65%。今年一季度肉制品、鱼糜制品实现近30%增长主因去年低基数+锁鲜装延续高增速相关(23Q1同比+50%+)。一方面我们应持续关注公司主观上在C端布局高端化的积极动作,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客观上锁鲜装在潮水褪去后,安井脱颖而出的成果。2)分渠道:2022全年经销、商超、特通、新零售、电商渠道分别同比+27%/6%/117%/147%/98%。2023Q1分别同比+41%/-3%/+32% /+42%/+288%。公司23年将按照“渠道扫盲、终端为王”思路推进渠道建设,加强全渠道覆盖,尤其加强团餐系统开发。3)分地区:2022全年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区域销售同比+24%/41%/45%/26%/35%/20%/61%。2023Q1分别同比+22%/60%/67%/14%/52%/44%/108%。经销商数量截止22Q4末1836个,比全年净增184个,平均单个经销商创收533.99万元,同比+14%。

  净利率连创新高,费用管控执行强+长期产品优化、竞争力提升。从安井主业看,在2022全年,2022Q4、2023Q1安井主业净利率分别为9.95%/11.38%/12.13%,分别同比+2.51/5.46/4.03pct。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考虑:1)费用端:公司严控费用,设置采购总监,对工厂生产效益考核趋严,对渠道费用投入收缩力度较大,包括商超促销人员、差旅会务费用等,执行坚决。2)成本端:收购新宏业、新柳伍后鱼控价能力增强(全年鱼糜采购均价同比-3%)。3)产品优化:锁鲜装放量,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自2019年7.09%的归母净利率提升1.95pct至2022年的9.04%。在外部充满不确定的背景下,公司及时作出调整节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体现了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提升。从集团整体看,公司2022全年归母净利率为9.04%,同比+1.68pct。具体看毛利率21.96%,同比-0.16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17%/2.81%/0.77%/-0.62%,分别同比-1.99/-0.64/-0.18/-0.63pct。2023Q1归母净利率为11.33%,同比+2.59pct。具体看毛利率24.71%,同比+0.5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36%/2.82%/0.58%/-0.64%,分别同比-2.95/-0.21/-0.30/-0.30pct,费效提升明显。

  行稳致远,集团“5+1”品牌布局,战略规划清晰。目前公司形成5+1品牌矩阵,包括安井主品牌,新柳伍、新宏业收购品牌,预制菜安井小厨、冻品先生以及高端鱼副产品安仔。主业锁鲜装+虾滑将作为超级大单品,锚定3年含税50亿的销售目标,锁鲜装4.0即将面世。预制菜布局清晰,大单品陆续跑出,安井小厨首年就在小酥肉单品上实现突破,今年预期将进一步聚焦鸡肉调理制品包括藤椒鸡排、鸡米花、咔滋脆鸡排等与小酥肉形成“5+1”产品策略深耕大单品。冻品先生酸菜鱼大单品打造成效明显,今年将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香辣烤鱼。安仔主营鱼副和高端鱼糜产品,对低值原料高值利用,持续提升公司利润水准。洪湖工厂也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在藕、牛蛙等水产产品上不断深挖,丰富菜肴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依据公司最新业绩,考虑到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18.6/22.68亿元,同增35%/26%/22%,EPS分别为5.05/6.35/7.73(2023-2024年前次为4.76/6.00元),对应当前PE为30x、24x、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预制菜行业竞争加剧;预制菜新品开发、推广、销售没有到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大波动:食品安全事件。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104.86%;其中Q4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97.46%,符合先前业绩预告指引,分业务看:1)CMP设备:2022年实现收入14.32亿元,同比+106.24%,占营收比重达86.77%,是公司收入增长最大驱动力。2)其他: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晶圆再生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96.22%。一方面,随公司CMP设备保有量的不断攀升,耗材、维保业务收入实现快速放量;另一方面晶圆再生也贡献了一定收入。

  2023Q1公司实现盈利收入6.16亿元,同比+76.87%,环比+19.54%,略超我们预期,核心在于CMP设备在手订单充足,陆续确认收入,叠加配套服务&晶圆再生等业务同样实现迅速增加。2022公司新签订单35.71亿元(不含Demo),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截至2023Q1末,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为23.05和13.24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将保障2023年延续高速增长。

  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152.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233.36%,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率和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0.42%和23.04%,分别同比+5.79pct和+8.88pct,盈利水平显著提升。1)毛利端: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7.72%,同比+2.99pct,其中CMP设备和别的业务毛利率分别是47.65%、48.22%,分别同比+4.87pct、-8.71pct,CMP设备毛利率提升我们推测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规模化降本,别的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晶圆再生放量且毛利率低于耗材维保服务业务,由此可见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主要系收入占比较高的CMP设备毛利率提升所致。2)费用端: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4.63%,同比-5.99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2.23 pct、-2.27 pct、-0.45 pct、-1.03pct,主要系规模效应显现。

  2023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112.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114.46%,利润端同样超我们预期,2023Q1归母净利率和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1.46%和27.12%,分别同比+5.27pct和+4.75pct,盈利水平逐步提升。2023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6.66%,同比-0.67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70%,同比-1.87pct,主要系规模效应。此外,我们注意到2023Q1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3086万元,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增厚了当期利润。

  公司在稳固CMP设备龙头地位的同时,不断丰富半导体设备产品线,并积极拓展后服务&晶圆再生业务,成长空间一步步打开。1)CMP设备:在逻辑芯片、DRAM存储芯片、3D NAND存储芯片等领域的成熟制程均完成了90%以上CMP工艺类型和工艺数量的覆盖度,部分关键CMP工艺类型成为工艺基准(Baseline)机台,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先进封装、大硅片、化合物半导体等市场,并推出有关产品,市场空间持续拓宽;2)减薄设备:Versatile-GP300减薄抛光一体机,满足3D IC对超精密磨削、CMP及清洗的一体化工艺需求,在客户端验证顺利,预计2023年内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针对封装领域的12英寸超精密减薄机,成功突破了超薄晶圆加工等技术难题,计划于2023年发往客户端做验证;3)清洗、膜厚量测等设备:自主研发的清理洗涤设施已批量用于公司晶圆再生生产,预计2023年推向相关细分市场。FTM-M300DA金属薄膜厚度测量设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已在高端制程完成部分工艺验证。用于湿法工艺设备中研磨液、清洗液等化学品供应的HSDS/HCDS供液系统设备已获得批量采购;4) 后服务:随公司CMP设备保有量的不断攀升,耗材零部件、7区抛光头维保服务等业务量也会相应提升,关键耗材维保及技术服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5)晶圆再生:晶圆再生业务已实现双线运行,大幅度提高了再生工艺水平和客户供应能力,2022年末产能已达到8万片/月,获得多家大生产线批量订单并实现长期稳定供货,有望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盈利水平提升,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8.16和10.93亿元(原值7.84和10.65亿元),并预计2025年归母纯利润是14.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52、39和29倍。基于公司较高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5亿元,同比+47.26%,其中Q4为9.01亿元,同比+49.75%,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分行业来看:1)集成电路:2022年实现收入10.76亿元,同比+131.90%,是收入端增长主要驱动力,我们判断一方面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大规模扩产,公司高纯工艺系统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系Gas Box快速放量,同样贡献不俗增量;2)光伏:2022年实现收入7.90亿元,同比+24.47%;3)化合物半导体:2022年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9.27%;4)平板显示:2022年实现收入1.37亿元,同比-42.09%,受面板行业景气下滑明显拖累;5)生物医药:2022年实现收入3.77亿元,同比+102.30%,实现快速地增长。6)光纤通信:2022年实现收入1653万元,同比-43.80%,明显下滑。分产品来看:1)电子工艺装备:2022年实现收入18.99亿元,同比+47.92%;2)生物制药设备:2022年实现收入3.45亿元,同比+105.43%;3)电子气体:2022年实现收入2.43亿元,同比+38.09%;4)MRO:2022年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14.50%。

  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13.42%,增速有所放缓,我们判断一方面系Q1为传统收入确认淡季,另一方面系2022年12月疫情延续到2023年1月份,叠加春节影响,客户在2月份后才开始大规模开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订单交付。截至2023Q1末,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为24.80和14.25亿元,分别同比+88.23%和+48.33%,分别较2022年底增长25.02%和28.17%。新签订单方面,公司2022年新签订单41.34亿元,同比增长52.50%。2023Q1新签订单14.79亿元,同比+25.9%,低于我们预期,主要部分订单未签订合同延后到Q2。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将保障2023年收入端高速增长。

  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53.61%,其中Q4为1.21亿元,同比+99.33%,落于业绩预告中位区间(2.53-2.70亿元)。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9.66%,同比+0.51pct,略有增长。1)毛利端:2022年销售毛利率为27.46%,同比+1.29pct,其中电子工艺设备、生物制药设备、电子气体、MRO和别的业务毛利率分别是27.66%、24.35%、17.73%、41.29%和45.91%,分别同比+2.85pct、-1.10pct、-1.98pct、+0.66pct和+7.55pct,电子工艺设备毛利率提升是销售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2)费用端: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17.41%,同比+1.2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45pct、-0.05pct、+1.28pct和+0.48pct,研发费用率明显上提,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压制盈利水平。2022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达到3977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2年公司扣非归母纯利润是2.54亿元,同比+69.13%,明显高于收入端增速,真实盈利水平表现十分出色。

  2023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15万元,同比-0.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5万元,同比+119.11%。2023Q1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64%和1.79%,分别同比+0.35pct和+0.86pct,略有提升。2023Q1销售毛利率为31.35%,同比+7.07pct,2023Q1期间费用率达到28.12%,同比+7.19pct,明显压制毛利率上升对于净利率的正向贡献。

  公司在稳固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市场龙头地位的同时,积极布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Gas Box),并不断拓展电子气体、MRO等OPEX业务,不断打开成长空间。1)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若仅考虑半导体行业,我们估算2021年中国大陆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市场规模为144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206亿元。若再考虑到光伏等行业需求,我们判断2021年本土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2022年公司电子工艺设备实现收入18.99亿元,我们预估公司在本土市场占有率不足10%,成长空间依旧较大。2)Gas Box:若仅考虑半导体设备需求,我们预估2021年全球和中国大陆Gas Box市场规模分别为163和47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192和67亿元。若再考虑光伏、面板显示等行业需求,我们判断2021年中国大陆Gas Box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全球供应链紧张、贸易摩擦加速国产替代诉求,公司正在积极对接半导体&光伏设备客户,有望进入快速放量阶段。3)OPEX:(1)电子气体: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能稳定量产电子级砷烷、磷烷的企业之一,2022年募投项目重点布局电子大宗气,实现产品和区域覆盖度的拓展。(2)MRO:公司为本土少数具备MRO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能力的企业,后市场服务有望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我们维持2023-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 和 5.69亿元,并预计2025年归母纯利润是7.5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1、22和17倍。基于公司的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23Q1盈利承压,Q2需求回暖盈利修复:我们测算2023Q1公司光伏玻璃销量约2亿平+,环增30%+,由于一季度组件去库而玻璃供给较刚性,供需差推动单价环降约5%,带动毛利率略降约3pct至18-19%。3月硅料降价重启,促进下游需求持续向好,推动玻璃4月涨价0.5-1元/平;成本端纯碱、天然气价格有所下行,我们预计Q2盈利环比修复。目前公司库存已缩短至10天左右,随组件排产提升+双玻渗透率提高,玻璃有望迎来量利提升。

  盈利周期底部逆势扩产,石英砂自供+大窑炉成本优势增强。政策端光伏玻璃扩产审批趋严,2022年底公司产能达19400吨/日,我们预计2023年底产能可达25400吨/日,同增30%,盈利周期底部逆势扩产,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成本端,公司持续拉大与2线)向上布局石英砂矿:公司收购石英砂矿,保障石英砂自供,我们预计自供比例将长期维持在70-80%,测算自供部分可节省本金2元/平;2)窑炉技术升级:计划投入1600吨大窑炉,相比1000吨级能耗可降10-15%,成品率由85%提升至88-89%,我们预计后续公司与二线玻璃厂毛利率差异将进一步拉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光伏需求持续旺盛,我们基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纯利润是31.1/43.3/57.8亿元,同比+47%/+39%/+33%,基于公司光伏玻璃龙头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0倍PE,目标价43.5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业绩高增,Q4硅片跌价略有影响: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278%,分产品来看,节能节水领域的溴冷机收入9.9亿元,同比-17%,占比7%,换热器收入6.0亿元,同比+47%,占比4%,空冷器收入11.4亿元,同比+20%,占比8%;光伏领域的还原炉收入29.1亿元,同比+197%,占比20%,硅片收入86.1亿元,同比+3559%,占比59%,组件首次实现收入0.1亿元;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208%;扣非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277%。2022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267%,环比+29%;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5%,环比-74%;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22%,环比-78%,主要系Q4硅片计提部分跌价损失及产能稼动率未打满有关,我们预计2022全年出货约13.5GW,利润约3亿元(单瓦净利0.02元)。

  硅片产能持续爬坡,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6.5%,同比-11.3pct,分产品来看,节能节水领域的溴冷机毛利率27.7%,同比-0.4pct,换热器毛利率30.1%,同比-1.6pct,空冷器毛利率16.4%,同比-8.4pct;光伏领域的还原炉系统毛利率34.7%,同比-3.8pct,主要系低毛利率的撬块占比提升,硅片毛利率7.9%,同比+20pct,组件毛利率-33%;净利率为7.2%,同比-1.6pct,期间费用率为7.3%,同比-9.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6%,同比-4.6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4.7%,同比-4.2pct,财务费用率为0.9%,同比-0.3pct。2022Q4单季综合毛利率为10.6%,净利率为2.7%。

  合同负债&存货高增,保障业绩增长: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同负债为17.9亿元,同比+60%,存货为28.4亿元,同比+170%,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沛,保障业绩高增;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4.3亿元,主要系产能爬坡阶段购买硅料及石英砂等使得预付款支出较多,未来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现金流有望改善。

  设备关注空冷塔&还原炉&电解槽设备,硅片&组件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1)设备:a.空冷塔:空冷订单有望伴随火电重启迎来高增,1GW火电对应空冷塔价值量大约2亿元,双良空冷塔的优点是钢结构替代了传统的水泥结构。b.还原炉:双良市占率达70%,我们预计2023年硅料新增产能95万吨左右,持续受益于下游硅料厂积极扩产。c.电解槽设备:双良在电解水制氢设备领域有渠道优势,已规划300台设备产能。(2)材料:a. 硅片:公司硅片产能持续爬坡,Q1稼动率保持高位,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同时公司已锁定部分进口石英砂,随着行业排产上修、石英坩埚或更加紧缺,公司石英砂保供有望带来量利齐升,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硅片出货约35GW,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b.组件:2023年4月13日晚公司公告获国能龙源3.55亿元组件采购合同,目前组件产能规划20GW、一期5GW,我们预计2023全年组件出货3.5GW左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传统节能节水设备业务稳定增长,多晶硅还原炉受益于下游积极扩产&龙头地位带来充足订单,硅片、组件等业务快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原值22,上调14%)/32(原值28,上调14%)/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1/9/7倍,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3Q1实现盈利收入4.01亿元(+8.17%,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73亿元(+16.96%);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8.43%)。23Q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2Q4部分订单延后确认到23Q1,公司业绩未实现迅速恢复。去年四季度放开导致潜在就诊群体线下就诊受阻,公司视光服务受到限制,订单下滑。公司部分经销渠道订单的收入确认有约一个月滞后性,需要在确认用户适配后才能确认出售的收益,一季度镜片收入有部分来自 2022 年 12 月份的订单。

  我们预计二季度增长势头有望延续,公司全年业绩可期。公司全国业务3月份已恢复正增长,目前基本回到正常状态,订单增长趋势预计23Q2会延续。此外,公司23Q1实现毛利率78.36%,环比22Q4提升4.59pct,同比22Q1提升0.8pct;23Q1实现净利率49.23%,环比22Q4提升7.73pct,同比22Q1提升5.2pct,公司经营效率逐步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7.61/9.44/11.6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38/30/25倍,维持“增持”评级。

  2022年公司营收11.8亿元(同比+32.35%),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7.7%),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10.15%),营收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硬质合金和硬质合金工具产品营销售卖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所致。分产品来看,硬质合金工具迅速增加,合金制品&配套产品稳健增长:2022年硬质合金工具实现盈利收入5.1亿元,同比+51.4%,增量部分60%来自于顶锤式冲击钎具及数控刀片,40%来自于牙轮钻头(牙轮钻头销量增幅为14.55%);合金制品实现盈利收入3.8亿元,同比+23.0%,其中耐磨零件合金同比增幅43.7%;配套产品实现盈利收入2.5亿元,同比+11.9%,主要系各类钻杆、钻机配件等增幅较大。单四季度来看,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0亿元,环比+1.5%;归母净利润0.37亿元,环比+5.65%,业绩环比已有改善。

  2023Q1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7亿元,同比+33.7%;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3.5%;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14.0%,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23.8%,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截至2023Q1末公司存货为5.5亿元,同比+47.0%;合同负债为0.14亿元,同比+228.1%。2023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94亿元,同比-38.0%,根本原因系:1)应收票据背书用于支付固定资产购置款项;2)2022年绩效考核奖金在2023Q1支付。

  营运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2.9天(同比+22.9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89.8天(同比+29.0天),基本保持稳定。

  2022年销售毛利率为29.9%,同比-6.9pct,主要系:1)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2)武汉“硬质合金制品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新增折旧等成本费用,导致经营成本的增幅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2022Q3以来,公司销售毛利率持续回升,2022Q4销售毛利率为30.0%,环比+2.2pct;2023Q1销售毛利率为33.6%,同比+2.3pct,环比+3.6pct,我们判断公司销售毛利率回升的根本原因系:1)原材料价格会降低;2)下游需求回暖带动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

  2022年销售净利率和扣非净利率为14.0%和9.3%,同比分别-2.75pct和-4.4pct,销售净利率下降幅度低于销售毛利率主要系公司2022年费用管控能力逐步提升,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4%,同比-1.6pct,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pct/-0.6pct/-0.9pct。2023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2.8%,同比-1.7pct;期间费用率18.70%,同比+2.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5.2%,同比+2.4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12.1%,同比-0.8pct,财务费用率1.4%,同比+1.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子公司江仪股份并表所致,财务费用率提升主要系汇兑损益影响较大。

  我们判断随着原材料价格企稳,下游需求进一步回暖带动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纯收入能力有望恢复性增长。

  a.硬质合金制品,武汉硬质合金制品建设项目的搬迁以及设备调试工作已基本完成,产能将逐步爬坡至1800吨/年;

  b.牙轮钻头,新增2万套的IPO武汉扩产项目持续推进,合计年产能将从2021年底3.1万套提升至2024年的7万套。

  c.其他:公司公告拟使用IPO超募资金1.27亿元,投入精密零件建设项目和潜孔钻具、扩孔器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新增硬质合金(耐磨工具)产能184吨/年,潜孔钻具产能钻具产能7,498只/年、钎头产能45,288只/年、扩孔器产能1,600只/年,将合计贡献年收入3.3亿元,年净利润3780.1万元。

  a.顶锤式钻具,公司使用2,113.68万元收购贵州惠沣众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沣众一”)51.005%的股份。惠沣众一是一家从事高端凿岩钎具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产品主要为顶锤式钻具,大范围的应用于矿山开采、基本的建设施工等领域。公司通过收购惠沣众一布局顶锤式钻具产品线,可进一步拓展新产品领域。

  b.石油仪器仪表,公司通过要约方式收购湖北江汉石油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全文简称“江仪股份”)34.3%的股权。江仪股份主体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石油石化仪器仪表、设备产品,同时 提供测井测试服务,具有数十年的石油仪器仪表生产历史,在生产规模及研发技术水平方面均处于国内石油仪器仪表专业化企业前列。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延展产业链至石油领域,丰富公司石油领域产品品类,与现有石油用硬质合金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3)业务拓展:通过株洲韦凯布局数控刀具业务,通过搬迁至新厂房、增加先进生产设备等措施,促使产能不断扩充。公司后续有望效仿山特维克自主研发+外延收购的成长路径,发展为中国的硬质合金龙头,并逐步向海外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产能逐步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维持)/2.66(维持)/3.3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6/12/10倍,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3Q1业绩公告,实现盈利收入107.1亿元(yoy+16.3%),归母净利14.5亿元(yoy+28.9%),扣非归母净利13.5亿元(yoy+32.1%),扣非归母净利率达到12.6%(yoy+1.5pct)。得益于淡季不淡收入迅速复苏、毛利率上行、费控效果良好等多因素共振,2023Q1业绩超市场预期,实现产品销量、收入、利润的全面增长且创出历史新高。

  1)2023年Q1整体销量236.3万千升(yoy+11.01%),分品牌来看,主品牌青岛、其它品牌销量分别为140.1、96.2万千升(yoy+7.45%/+16.61%),青岛主品牌销量占比达59.3%,yoy-2pct,我们预计1-2月因“阳康”、春节聚餐等多因素影响,销量表现平稳,3月低基数效应(去年同期青岛疫情)使得整体销量实现较快增长。

  2)2023年Q1公司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达98.4万千升(yoy+11.55%),我们预计其中青岛纯生、经典、白啤等核心单品表现良好,产品矩阵升级&部分产品于2022年结构性提价带动2023Q1整体吨酒价格达到4,531元,同比2022Q1增长4.8%,较2022年全年增长13.7%。

  毛利率得益于吨价增长&成本下行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驱动业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23年Q1公司吨成本为2,795元(yoy+3.96%),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对冲成本提升,一季度毛利率达38.3%(yoy+0.47pct),今年大麦全年锁定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但季节性采购的包材价格同比走弱,我们预计毛利率有望持续优化。公司在疫情下营销费用投入更加稳健、亦通过内部降本增效措施削减开支,2023年Q1销售费用率13.8%(yoy-0.35pct),管理费用率3.0%(yoy-0.87pct),费控成效良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近期渠道反馈乐观,各地经销商备货意愿积极。展望全年,消费旺季将临+产品中高端化升级+结构性提价落地+包材成本回落+降本增效等五大因素共振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我们上调2023-25年归母净利润至44.8/50.5/54.9亿元(前值为43.4/49.3/54.2亿元),同比+21/+13/+9%,对应最新收盘价2023-2025年动态PE为35/3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致场景复苏没有到达预期;成本端压力上涨风险;竞争格局变化。

[返回上级]